發布者:澳门第一娱乐娱城官网 發布時間:2016-04-14 浏覽次數:647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梅新育
正值漫長熊市看不到盡頭之際,全球範圍内能源勘探、開發、運輸等投資都大幅度下降。在資本市場上,能源概念更是被大多數投資者視若雞肋甚至是敝屣。但着眼于中國中長期需求,現在恰恰應該是實施反周期策略布局液化氣産業鍊投資、保證液化氣消費和進口力度的時機。
這首先是因為中國和世界天然氣消費增長潛力巨大。就世界市場而言,1980年以來,天然氣就已經成為消費增長最快的化石燃料,年均增長率幾乎是煤炭和石油的兩倍左右。由于中國能源消費結構特點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在可預見的未來,在中國能源消費和進口中,具備潔淨、低排放等優勢的天然氣無疑将是增長幅度最大的品類。根據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2000-2014年間,中國能源消費總量從14.6964億噸标準煤增長至42.6億噸标準煤,其中天然氣占比從2.2%一路提升至5.7%,翻了一番還多。根據發改委數據,2015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1932億立方米,增長5.7%;2016年天然氣消費量突破2000億立方米,可能性很大。
從中長期看,預計未來中國天然氣消費還将持續高速增長較長時間。國務院《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天然氣消費量從2013年的1616億立方米提高到3600億立方米以上;國内常規天然氣産量達到1850億立方米,加上頁岩氣、煤層氣,國内天然氣産量達到2450億立方米。根據2015年初已簽合同和協議,2020年進口量可達1400億立方米,其中管道氣進口量750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進口量650億立方米。
資源禀賦決定了我國天然氣需求增長的很大一部分要靠進口滿足。中國天然氣遠景儲量雖多,卻大部分沒有明确勘探清楚,開采成本也相當高,僅僅依靠國内天然氣,不僅數量不敷使用,而且價格較高,将擡高下遊産業成本,削弱我國制造業成本競争力。盡管新疆出産油氣,但烏魯木齊得以成為全國第一個全面天然氣化的省會城市,靠的卻不是新疆本省出産的天然氣,而是西氣東輸二線工程進口的中亞天然氣。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短短幾年就躍居世界第三大天然氣進口國,僅次于日本、韓國。2013年,全國天然氣産量1178億立方米,進口量529億立方米,幾乎達到國内産量的一半。2015年,全國天然氣消費量達到1932億立方米,但國内天然氣産量隻有1350億立方米,同比增幅(5.6%)也小于消費量同比增幅(5.7%),結果是當年天然氣進口量增長6.3%,達到614億立方米。根據現在的發展勢頭,預計數年之内,中國天然氣進口量就将超越日、韓而躍居世界第一。
中國需要進口天然氣,但管道天然氣出口國這樣那樣的想法卻往往給中國的進口保障增添變數。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項目本來堪稱天作之合,但由于俄方期望過高,中俄管道天然氣項目經曆20年談判和不少于15次失敗,直到2014年才終于簽字;簽字後,在執行過程中又幾經波折。
再看看中亞。這本來是中國天然氣進口高效率突破的典型,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項目2003年才簽署意向協議,2009年就已經通氣,目前是中國最大的天然氣進口管道,途經中國192個城市,直接間接用戶5億多人,2015年中亞天然氣管道A/B/C線對華出口天然氣超過300億立方米,約占天然氣進口總量一半。正在興建的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西氣東輸四線工程)設計年輸氣量300億立方米,預計2020年底全線完工,屆時将推動中亞天然氣管道整體輸氣能力達到850億立方米。土庫曼斯坦是中亞天然氣管道無可辯駁的主力氣源,2015年中亞天然氣管道對華出口中,92.6%來自土庫曼斯坦,這部分氣源占中國管道天然氣進口量的82.6%、天然氣進口總量的46%。正在興建的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氣源也是土庫曼斯坦。但現在土庫曼斯坦的新舉措有“一女兩嫁”之嫌,可能影響其對華天然氣出口氣源。
該國在2015年底開工建設中亞-印度天然氣(TAPI))管道,輸送設施規模是每年330億立方米,等于該管道氣源——南約洛坦氣田(計劃2019年投産)的年産量峰值,而這個氣田在此前的中土天然氣貿易發展計劃中本來是中亞-中國天然氣管道主力氣源。2014年土庫曼斯坦出口管道天然氣416億立方米,其中61.3%(255億立方米)對華出口,2015年繼續增長。土庫曼斯坦希望降低對中國市場的依存度,本來無可厚非,但“一女兩嫁”就有問題了。
管道天然氣進口項目談判之所以艱難,運行中變數之所以多,是因為輸氣管道固定資産投資浩大,涉及規模巨大的跨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而且,因其資産專用性強,容易激發途經國家向其中塞私貨、提要求的動機;此外,還容易遭到途經國家不可預測的風險因素幹擾。
相比之下,液化天然氣(LNG)則不涉及跨境基礎設施建設運營,資産專用性相對較低,運營相對靈活,不容易被“卡脖子”。有鑒于此,為改善在天然氣貿易中的談判地位,中國需要推進天然氣進口來源和方式多樣化,管道氣和液化氣并舉,特别要重視液化天然氣。同時,如果說小進口國無法兼顧進口規模效益和進口來源、方式多樣化,那麼,作為一個進口量已經位居世界前列而且還在持續快速增長的大進口國,中國完全可以兼顧進口規模效益和進口來源、方式多樣化。
在全球市場上,由于管道天然氣出口國要價過高,且圍繞管道走向的政治鬥争不确定性過高,而天然氣液化技術不斷進步,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其與管道天然氣的競争力。結果是,液化天然氣市場規模增速遠遠超過天然氣市場總體增速。國際機構Cedigaz的數據顯示,2000-2014年間全球天然氣年均增長2.8%,亦即共增長47%。而法國能源企業Engie集團的數據表明,同一時期内,液化天然氣市場規模從1億噸擴張到了2.44億噸,亦即年均增幅6.6%,預計2020年可達3.7億噸。
在中國等東亞經濟體天然氣進口貿易中,液化氣所占地位已經大大高于其在全球天然氣國際貿易中的地位。據摩納哥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Gas Logistics of Monaco,GLOG)估算,2012年,液化氣在全世界天然氣國際貿易中隻占13%,同期油輪運輸占全世界原油國際貿易的45%,相比之下,2013年中國進口天然氣中液化氣占比達47%。未來,液化氣在世界天然氣市場上所占份額可望從今天的15%-20%至少提升到30%。相應地,液化氣在中國天然氣進口貿易中所占地位至少不會明顯下降。
除波斯灣天然氣之外,為擴大液化氣進口來源,中國企業近年已經開展了一系列操作,橫跨亞洲、非洲和大洋洲。2013年,中石油公司斥資42億美元收購意大利埃尼公司在莫桑比克天然氣第4區塊20%權益,未來幾年将投資100多億美元參與莫桑比克天然氣開發和液化氣生産,該項目首期可望于2018年投産。
澳大利亞可望憑借西澳大利亞州(西澳州)、昆士蘭州等地的液化天然氣項目而躍居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氣生産國,中國則已經是澳大利亞液化氣的最大買家。在2002年8月8日開标的廣東液化天然氣項目中,澳大利亞西澳州西北大陸架液化天然氣公司勝出,赢得澳大利亞迄至當時最大的單一出口訂單,合同總金額250億澳元,年供氣330萬噸,供氣期25年。此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3.48億美元收購澳大利亞西北大陸架項目5.3%股份(隻包括天然氣和連帶的石油,不包括西北大陸架基礎設施擁有權),以及為供應廣東液化天然氣項目而成立的合資公司(中國LNG)25%股份。
昆士蘭州中東部海岸的柯蒂斯島上建立了全世界最早的一批煤層氣轉化為液化天然氣項目。中海油是第一家從昆士蘭購買液化氣的企業,也是世界上第一家簽署從煤層氣制造的液化氣購銷合同的企業。2010年3月和2013年5月,中海油氣電集團兩次與英國天然氣集團(BG集團)簽署柯蒂斯項目資産轉讓及液化氣購銷一攬子協議,斥資60億美元,累計獲得BG集團在該項目上遊資産25%權益和中遊液化廠第一條液化氣生産線50%權益,成為第二大項目權益和投資方,中國由此直接獲得20年360萬噸/年液化氣資源供應。
俄羅斯目前是世界第十大液化天然氣生産國,但其資源條件足夠支持其競争世界第一大液化氣生産國。在2014年中俄雙方企業簽署東線管道氣合同之前,俄羅斯諾瓦泰克公司(Novatek)已與中石油簽訂每年從亞馬爾氣田和海參崴港供應300萬噸液化天然氣的20年合同,東線管道氣合同簽署必将推動這個“海參崴項目”加快實施,甚或進一步擴大規模。同時,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為中國創造了參股俄羅斯北極圈亞馬爾半島南塔姆貝斯克資源基地液化天然氣工廠的機遇。根據最近傳出的消息,中方将為這個總投資270億美元的建設項目注資135億美元。在全球氣候變暖、北極航道開通的背景下,這個規模宏大的液化天然氣項目有着廣闊的前景。
除此之外,經曆了“頁岩氣革命”的美國也是中國進口天然氣的潛在重要來源。美國和整個北美油氣産能和生産潛力巨大,可望超越俄羅斯、沙特成為世界最大油氣生産國。僅從西弗吉尼亞經賓夕法尼亞延伸至紐約州的馬塞勒斯盆地的天然氣年産量就達1130億立方米,與俄羅斯對歐出口量大體相當。美國康菲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瑞安·蘭斯預計,北美石油産量2020年可達1500萬桶/日,今後1/4世紀裡可逐步達到2500萬桶/日,是沙特當前出口量的3倍,當前産量的兩倍半。
美國在1970年代石油危機期間制定的油氣出口禁令實施至今,已經日益違背美國自身的利益,尤其打擊了美國的油氣産業。在此前的十年牛市期間,“頁岩氣革命+油氣出口禁令”的組合使得美國國内能源價格大幅度低于國際市場價格,有助于吸引工業生産在美落戶,推進其“再工業化”;但到了今天的熊市期間,美國國内外能源價差大幅度縮小,加之國際貿易運輸成本銳減,油氣出口禁令推進美國“再工業化”的作用已經微乎其微,卻妨礙了美國油氣産業争奪國際市場。在全球能源市場産能過剩的背景下,這對于美國油氣産業堪稱生死攸關。2014年以來,美國政府已經在放松油氣出口禁令的道路上邁出了幾小步,最終大幅度取消乃至徹底廢除油氣出口管制隻是時間問題。
在實踐中,美國液化氣企業和政府管理部門對開放和推進液化氣出口熱情高漲,不少天然氣企業認為美國有望取代俄羅斯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穆迪公司2015年4月份報告聲稱,美國和加拿大拟議中的30個天然氣液化項目大多數不會動工,因為液化氣合同與原油價格挂鈎,國際油價下跌使得美國液化氣項目的價格優勢喪失殆盡,但從長期着眼,資金實力較強的企業仍然會大力投入,争取在這場“刺刀見紅”的淘汰賽中勝出。
在最近幾年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中方每次都要提出美國取消油氣出口管制的問題,美方對此的回應也日益升溫。開放美國油氣出口管制,推動美國在中國等東亞經濟體天然氣進口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屬于中美“雙赢”之舉。即使美國原油和液化氣不直接對華出口,隻要對日本、韓國出口,就是在東亞這個全世界價格最高的天然氣市場上增加供給,就能抑制“東亞溢價”,間接改善中國在天然氣貿易中的地位。
作者:梅新育